1)671.窘境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着上贝加尔布里亚特人及更多乌梁海吉尔吉斯人加入的夏军队伍,显然比之前更加庞大了。不过,这对于俄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正如哈苏特王公判断的一样,俄国将抢劫来的牛羊大多放养在伊尔库茨克河沿岸的平原中,任其在尚未完全烧毁的农田中嚼食各种无法收获的小麦、大麦和燕麦,结果让多路出击的夏蒙联军在俄国定居者的眼皮子底下从容夺还——虽然早就防备着夏军卷土重来的俄国人也尽可能的抢在夏蒙联军抵达己方城市前驱赶了一部分牲口入城,但大部分的牛羊还是物归原主了。

  什么?既然能把牲口带入城中,俄国人之前为什么不把牛羊全部收拢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用一个字就能解释,这个字就是“小”,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小。这一时期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说穿了都跟一个大村庄差不多,平均只能容纳七、八百人,像伊尔库茨克这样的辖省府也不过只有二、三千人的样子,可想而知这样的城市有多大。城市小也就意味着空间少,再加上之前夏军大量焚毁郊外村落,导致周边人口纷纷涌入城市,结果原来只能住八百人的现在进驻一千三、四百人,如何还有多余的地方圈养牲畜。

  什么?为什么不将牛羊统统屠宰变成肉制品存储?

  要知道现在只是七月中旬,天气还没有开始降温,上贝加尔地区的俄国定居者们即缺乏足够数量的海盐,又采购不到可以用于腌制的香料,如何能保存大量的肉制品不至白白腐烂呢?因此并非俄国人没有想到,而是他们做不到罢了。

  只是大宗的过冬储备物资得而复失给挣扎在饥饿面前俄国人以极其沉重的打击,而更让俄国人觉得惊恐的是,有了本地蒙古人加入后的夏军作出了长期围困的架势,大有将上贝加尔地区的俄国定居者全部饿毙的迹象。

  “现在要么跟中国人打上一仗,要么跟中国人和谈。”战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慢慢的饿死,因此伊尔库茨克城内的俄国权贵中出现了这样的论调。“打仗输赢并不重要,死掉一半人,其余或许可能活到春天。”

  “但您能保证,春天来临之际,陛下派出的援军就能带着足够多的物资抵达上贝加尔地区吗?”财政专员谢尔盖耶夫斯基男爵对军事长官歇斯底里的建议并不认可。“我认为,最好还是进行和谈,以便说服中国人同意我们向布拉茨克等地撤走部分居民。”

  “我不认为中国人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斯洛普宁上校撇了撇嘴。“而且将伊尔库茨克河周边的居民分散到布拉茨克、坎斯克、日加洛沃、泰舍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乌斯基库特、乌斯季伊利姆斯克将加重上述地区的粮食负担,进而影响到未来援军的军粮筹

  请收藏:https://m.9bi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